您好,欢迎来到 青岛美食网! 客服热线:0532-68954727 青岛经济网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  加入收藏
    青岛美食网,尽享超值优惠!
最健康的饮食习惯——让你受用终身

一个人饮食习惯的好坏,直接影响脾胃健康的消化及营养的吸收,这里介绍几种有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。

饮食六宜 

宜早:人体经一夜睡眠,肠胃空虚,清晨进些饮食,精神才能振作,故早餐宜早。 

宜缓:吃饭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,狼吞虎咽,会增加胃的负担。 

宜少:人体需要的营养虽然来自饮食,但饮食过量也会损伤胃肠等消化器官。 

宜淡:饮食五味不可偏亢,多吃淡味,于健康大有好处。 

宜暖:胃喜暖而恶寒。饮食宜温,生冷宜少,这有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。 

宜软:坚硬之物,最难消化,而半熟之肉,更易伤胃,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,极易因此患病。所以煮饮烹食须熟烂方食。 

 

站着吃饭

  根据医学上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用餐姿势研究表明,站立位进食最科学,坐姿次之,而下蹲位是最不科学的。因为下蹲时腿部和腹部受压,血流受阻,因而影响胃的血液供给。

饭前喝汤

  饭前先饮少量汤,好似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,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,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,为进食做好准备。

多食凉食

  科学家认为,降低体温是人类通向长寿的必经之路。吃冷食和游泳、洗冷水浴一样,可使身体热量平衡,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,延长细胞寿命。

好吃苦食

  苦味食物不仅含有无机化合物、生物碱等,而且还含有一定的糖、氨基酸类。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、健康长寿的必需物质。苦瓜、咖啡、苦菜、慈姑、茶叶、巧克力、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维生素B,有强大的杀伤癌细胞的能力。  但不能过食,所谓“苦寒败胃”。

晨起喝水

 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,有利于肝、肾代谢和降低血压,防止心肌梗塞,有的人称之为“复活水”。有关专家认为,人经过几个小时的睡眠后,消化道已排空,晨起饮一杯凉开水,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,稀释血液,等于对体内各器官进行了一次“内洗涤”。

重视早餐

  同早饭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,如果没有进食早餐,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供应,会让接下来的一整天里都感到精力无法集中、反应迟钝而且疲倦。

  另外,由于长时间空腹,胃酸分泌过多,胃炎或是胃溃疡一类的疾病便会“不请自来”。不吃早饭还容易导致便秘,有些人用尽各种方法治疗自己的便秘,却忽视了饮食习惯的重要性。

三餐有别

早吃好,午吃饱,晚餐适量。草率的早中餐、丰盛的晚餐,使人患肥胖的占67%。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为佳。午餐同样,因为午餐食用鸡或鱼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满氨基酸,包括酪氨酸,酪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,在大脑中转化为使头脑清醒的化学物质;另一个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关键营养物质是胆碱,它存在于鱼、肉、蛋黄、大豆制品、燕麦片、米、花生和山桃核中,胆碱是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化学前体,在记忆中起主要作用。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为佳。 

心情舒畅

吃饭时情绪好,食欲增强,血液循环良好,胃肠的消化功能强,免疫力增强;如在吃饭时情绪压抑和郁闷,则会影响食欲,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,降低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,降低人的免疫力。 

定时定量

吃饭有规律,定时定量,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,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,使胃肠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状态,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。 

少吃多餐

进食少,血液中的糖浓度低,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,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,体内脂肪也会减少;但要注意,不论吃多少餐,总热量不应超过一日三餐的总量。 

节制饮食

节制饮食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,而且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,植物神经、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一种良性刺激,从而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,内循环均衡稳定,使免疫力增强,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,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。 

预防“饭醉”

有一部分人因吃得过饱,即使不喝酒,往往也会出现酒醉状态,即饭后思绪紊乱,昏昏欲睡。这是因为人吃进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后,其中的葡萄糖能在胃里转变为酒精(乙醇),这部分酒精被人体吸收后,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。要预防“饭醉”,关键在于避免暴饮暴食.

上一条: 香港饮食文化    [4-5]

下一条: 十种人气高的office好零食   [4-5]
推荐商家
青岛京口小院
·青岛京口小院
类别: 海鲜
地区: 城阳京口社区
10:00~23:00
城阳嘟真蜂蜜
·城阳嘟真蜂蜜
类别: 蜂蜜
地区: 城阳夏庄街道
7:30~19:30
青岛百顺排骨黄焖鸡
·青岛百顺排骨黄焖鸡
类别: 中式快餐
地区: 城阳夏庄街道
8:30~20:30
城阳爱香源茶莊
·城阳爱香源茶莊
类别: 茶叶
地区: 城阳夏庄街道
7:30~20:30
城阳鑫咖啡
·城阳鑫咖啡
类别: 咖啡厅
地区: 城阳流亭街道
9:00~21:00
关于我们  |  广告业务  |  服务条款  |  商家合作  |  联系我们  |  设为首页  |  Sitemap
  Copyright 2013 © 版权所有   青岛经济网 鲁ICP备19013282号-2
联系电话:0532-68954727  客服QQ:1811753352 电子邮箱:1811753352@qq.com 
青岛经济网青岛经济网青岛经济网青岛经济网 青岛经济网
分享按钮